其實就算宋徽宗沒被宋將出賣,被金人擄去,他也很難做得成一個絕對君主:宰相和樞密院管著軍政,三司管著財政,宋仁宗要納個妃還驚動了開封府尹。
......庚戌中元,徙居五國城一位軍事專家指出,台灣也必須發展長程攻擊型武器,可優先攻擊解放軍的渡海載具,因為攻擊也是最佳的防禦。
不求官:裸退後無職務安排 不過,「整體防衛構想」與國防部主流派的建軍構想不一致。李喜明強調,沒有一個方法是萬全的,任何戰略都需要調整,就是要提出來討論和辯論,「問題是沒有這個雅量啊,官方文件連ODC這個名詞都沒有了,就是人走茶涼啦。」從言談中,可以看出李喜明多麼介意「整體防衛構想」徹底消失於國防報告書的現實。他說:「俄烏戰爭幫助了我,另一個程度也算是幫助了台灣。在海軍內部,李喜明力推的微型突擊艇,也與前海軍司令(後擔任參謀總長)黃曙光推動的潛艦方向不同,海軍內「小艇派」與「潛艦派」之爭的說法甚囂塵上。
李喜明指出,如果做得到的話,他也支持「源頭式打擊」,問題是台灣並未具備完整擊殺鏈(Kill Chain)的能力,長程飛彈發射到幾百公里外的地方,無法評估效果,而且只靠一點點數量的長程飛彈打到中國,就可以嚇阻嗎? 他說明,嚇阻有三種類型,一是Deterrence by Punishment,就是以核彈等大規模殺傷力武器來嚇阻。」蔡總統在他退伍前徵詢過他,他表明已經沒有興趣擔任政府任何公職,但蔡總統殷殷關切,他只好據實回答將受邀到日本擔任訪問學者。他說明,國安團隊與軍方都不認同ODC,但美國人很認同ODC,因此國安與政治參謀們只得口口聲聲講不對稱作戰。
Photo Credit: 總統府 李喜明自參謀總長一職卸任退伍後,蔡總統頒授「一等雲麾勳章」,表彰他對國家的貢獻。三是Deterrence by Denial,就是拒止性嚇阻,台灣唯一可以採取的是這一種,讓中共覺得打台灣損失慘重還拿不下來,可以把中共侵略台灣的時間凍結住。文:郭瓊俐 海軍官校正期班、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畢業,資歷完整且是我國少數潛艦出身的海軍司令,官拜二級上將的李喜明,2016年6月從參謀總長一職屆齡退伍後,未接受任何職位安排,成為極其少數「裸退」的高階將領。這是以「拒止式嚇阻」為理論基礎,以不對稱作戰為執行手段的防衛戰略。
李喜明9月出版新書《臺灣的勝算: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,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》,第一刷3000本被搶購一空,上市兩週即五刷,創下書市少見的盛況。」 李喜明提供 李喜明的國防新書不但熱賣,國內外媒體也競相報導 李喜明的「整體防衛構想」,是針對兩岸懸殊軍力對比,結合台海戰場環境特性,發展低成本、高效益、數量多、品質精、高存活的武器,將台灣防禦的優勢極大化。
單打獨鬥了近三年,終於因為烏克蘭以小搏大、力抗強大的俄羅斯軍隊入侵,讓李喜明的理論突然成為顯學。接受本刊專訪時,李喜明強調,他從不跟人家談這個人(指黃曙光),因為不值得談。但「不對稱」只是一個名詞,ODC才是具體化落實不對稱的戰略與方法。這本厚達500頁的軍事書籍,也成為各界討論的焦點。
李喜明在新書自序中提到,2008年擔任國防部戰略規畫司長時,依令規畫縮減國軍規模的「精粹案」,苦思如何達成兵力精簡、戰力不墜的任務時,啟發他運用當時美軍已經提倡的「不對稱」作戰概念。經過多年思索規畫,2017年他擔任參謀總長時,開始推動整體防衛構想(ODC,Overall Defense Concept)。但李喜明對某些人始終還是個威脅,因此他一直表明自己對官宦之途毫無興趣,「你攻擊我幹嘛咧?我太有能力了,我還能寫書,但有能力不見得一定能達到世俗的目的,但也無所謂,每個人最後還是要回歸自己。他認為,台灣軍事不應該投資在華麗昂貴的武器上,應該優先投資具有高存活能力的小型、可分散且機動的低成本武器,例如大量的微型飛彈突擊艇,以及大量的陸射型飛彈、水雷、攻擊無人機與反裝甲火箭等。
而他2019年卸任參謀總長後,2020年起,「整體防衛構想」再也不曾出現在官方文件上,這顯然是讓李喜明更耿耿於懷的事。不討好:出書讓藍綠都批 不過,李喜明以防衛為主的戰略,在國內一直有所爭議。
結果蔡總統反問,美國有很多智庫,為何不去美國?「我當時還沒脫下軍服,要有紀律感。他也主張,參考波羅的海3小國及烏克蘭的經驗,由志願軍組成國土防衛部隊,以所在的社區為作戰責任區,展現台灣人民強韌的自我防衛意志。
2020年2月從美國回台後,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,被他延後的日本訪問學者計畫,便一直無法成行了。2021年的《國防報告書》中,也將遠程打擊、制空作戰、制海作戰等列為戰力整備優先項目。二是Extended Deterrence,就是延伸式嚇阻,例如加入北約組織(NATO),攻打任何一個北約成員國,就是和整個北約作戰。」李喜明只好接受蔡總統的提議,先到華府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擔任三個月的訪問學者。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,在台灣有充分的時間,李喜明開始撰寫《臺灣的勝算》一書,詳述台灣國防的困境與解方,也說明「整體防衛構想」的建軍與作戰思維。總給人一股嚴肅及孤傲感的李喜明,多年推動的理念終於被重視後,笑容似乎也變多了。
」 對於選擇裸退,李喜明表示,蔡英文總統對軍人很好也很尊重,「對她個人,我一點心裡不平衡都沒有,我還滿喜歡她的」蔡總統在他退伍前徵詢過他,他表明已經沒有興趣擔任政府任何公職,但蔡總統殷殷關切,他只好據實回答將受邀到日本擔任訪問學者。
他說明,國安團隊與軍方都不認同ODC,但美國人很認同ODC,因此國安與政治參謀們只得口口聲聲講不對稱作戰。」從言談中,可以看出李喜明多麼介意「整體防衛構想」徹底消失於國防報告書的現實。
不求官:裸退後無職務安排 不過,「整體防衛構想」與國防部主流派的建軍構想不一致。李喜明9月出版新書《臺灣的勝算: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,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》,第一刷3000本被搶購一空,上市兩週即五刷,創下書市少見的盛況。
不討好:出書讓藍綠都批 不過,李喜明以防衛為主的戰略,在國內一直有所爭議。而他2019年卸任參謀總長後,2020年起,「整體防衛構想」再也不曾出現在官方文件上,這顯然是讓李喜明更耿耿於懷的事。三是Deterrence by Denial,就是拒止性嚇阻,台灣唯一可以採取的是這一種,讓中共覺得打台灣損失慘重還拿不下來,可以把中共侵略台灣的時間凍結住。結果蔡總統反問,美國有很多智庫,為何不去美國?「我當時還沒脫下軍服,要有紀律感。
單打獨鬥了近三年,終於因為烏克蘭以小搏大、力抗強大的俄羅斯軍隊入侵,讓李喜明的理論突然成為顯學。李喜明指出,如果做得到的話,他也支持「源頭式打擊」,問題是台灣並未具備完整擊殺鏈(Kill Chain)的能力,長程飛彈發射到幾百公里外的地方,無法評估效果,而且只靠一點點數量的長程飛彈打到中國,就可以嚇阻嗎? 他說明,嚇阻有三種類型,一是Deterrence by Punishment,就是以核彈等大規模殺傷力武器來嚇阻。
但「不對稱」只是一個名詞,ODC才是具體化落實不對稱的戰略與方法。二是Extended Deterrence,就是延伸式嚇阻,例如加入北約組織(NATO),攻打任何一個北約成員國,就是和整個北約作戰。
文:郭瓊俐 海軍官校正期班、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畢業,資歷完整且是我國少數潛艦出身的海軍司令,官拜二級上將的李喜明,2016年6月從參謀總長一職屆齡退伍後,未接受任何職位安排,成為極其少數「裸退」的高階將領。他認為,台灣軍事不應該投資在華麗昂貴的武器上,應該優先投資具有高存活能力的小型、可分散且機動的低成本武器,例如大量的微型飛彈突擊艇,以及大量的陸射型飛彈、水雷、攻擊無人機與反裝甲火箭等。
李喜明在新書自序中提到,2008年擔任國防部戰略規畫司長時,依令規畫縮減國軍規模的「精粹案」,苦思如何達成兵力精簡、戰力不墜的任務時,啟發他運用當時美軍已經提倡的「不對稱」作戰概念。2021年的《國防報告書》中,也將遠程打擊、制空作戰、制海作戰等列為戰力整備優先項目。經過多年思索規畫,2017年他擔任參謀總長時,開始推動整體防衛構想(ODC,Overall Defense Concept)。」 李喜明提供 李喜明的國防新書不但熱賣,國內外媒體也競相報導 李喜明的「整體防衛構想」,是針對兩岸懸殊軍力對比,結合台海戰場環境特性,發展低成本、高效益、數量多、品質精、高存活的武器,將台灣防禦的優勢極大化。
這本厚達500頁的軍事書籍,也成為各界討論的焦點。總給人一股嚴肅及孤傲感的李喜明,多年推動的理念終於被重視後,笑容似乎也變多了。
」 對於選擇裸退,李喜明表示,蔡英文總統對軍人很好也很尊重,「對她個人,我一點心裡不平衡都沒有,我還滿喜歡她的。」李喜明只好接受蔡總統的提議,先到華府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擔任三個月的訪問學者。
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,在台灣有充分的時間,李喜明開始撰寫《臺灣的勝算》一書,詳述台灣國防的困境與解方,也說明「整體防衛構想」的建軍與作戰思維。Photo Credit: 總統府 李喜明自參謀總長一職卸任退伍後,蔡總統頒授「一等雲麾勳章」,表彰他對國家的貢獻。
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